2018年胡某某、罗某某因经济运转不周,向长宁县某银行借款130余万元,用其名下的5间门市作抵押担保,约定借款期限3年。到期后,长宁县某银行多次向胡某某、罗某某催收借款,胡某某、罗某某以生意亏损为由拒绝偿还借款,长宁县某银行诉至长宁县法院。经法院调解,长宁县某银行与胡某某、罗某某达成调解协议,胡某某、罗某某同意拍卖其名下的门市偿还借款。调解协议生效后,长宁县某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执行过程中,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抵押物拍卖时了解到,案涉门市正被其他法院拍卖,执行法官将此情况告知长宁县某银行,等待其他法院拍卖结果。后其他法院告知案涉房屋流拍,暂无法处置。因长宁县某银行有优先受偿权要求其向我院移送执行,长宁县法院遂向其去函。执行法官考虑到抵押物已经过拍卖且流拍的现状,于是积极转变执行方式,向申请人和被执行人提出“以租代拍”的方式。最终,在执行法官的积极协调下,案涉门市成功找到租户。在法院的见证下,申请人、被执行人和租赁人签署租赁协议,租期5年,租户一次性支付了一年租金,回笼资金48万。
近年来,长宁县法院不断探索执行新方式,将流拍财产交付申请执行人管理,以“以租代拍”方式进行资产处置,收取租金用于偿还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。通过“以租代拍”的方式,避免了资产空置,提高资产利用率,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,既保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利益,使“纸上权益”变成“真金白银”,又使被执行人减轻了偿还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