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动态
兄弟姐妹是最亲的人 也是彼此最大的靠山
作者:长宁县法院  发布时间:2024-04-11 17:54:24 打印 字号: | |

“你是个什么法官,你懂什么?”

电话那头的当事人不等承办法官李勇说完话,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,李勇无奈摇了摇头。这已经是这起共有物分割纠纷案件中四个当事人中第三个这般“问候”李勇的了。

案情并不复杂,梁某与丈夫张某生前共同养育有四个子女,生前主要随三儿子张老三生活。2023年11月,梁某在乘坐公交车时不慎摔倒,经医治无效后死亡,保险公司扣除丧葬费外,共计赔付梁某的四个子女赔偿款22万余元。因保险公司将此笔赔偿款一次性转到了张老三账户上,而张老三以各种理由拒绝将赔偿款分给其他兄弟姐妹。故其余三个子女将张老三诉至长宁县法院。

“母亲是我赡养的,你们凭什么来分钱,要不要点脸?”

“钱又不是给你一个人的,你凭什么不拿出来分,我们都是母亲的子女,我们都有份!”

“我们也赡养了老人,也出钱给母亲医病了,你凭什么独吞这笔钱。”

庭审中,四名当事人剑拔弩张,互不相让,现场火药味十足。看着为了赔偿款就差大打出手的当事人,李勇内心五味杂陈,这是积攒了太久的“恩怨”在此刻爆发?还是被金钱利益蒙蔽了双眼,失去了理智?亲情又将置于何处?

庭后,李勇问了在场当事人一个问题,“今年清明你们有去给母亲上坟吗?”争吵声戛然而止,几位当事人的脸上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愧导致脸红。短暂的安静后,张老三以一句“不要脸的几个人,要钱没有,要命你们来杀了我就是”的决绝之言,让调解再次陷入僵局,李勇深知此刻并非调解的最佳时机,于是劝散众人,另行寻求解决时机。

“调解不成,大不了就判决”,办公室里同事的一句话让李勇的内心再次陷入矛盾。这个案子判决并不难,难的是判决之后,当事人之间的亲情裂痕恐难以修复。倘若梁某还在世,她一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。李勇又一次说服自己,再坚持一下,再努力一点,也许结果会好一些。作为法律的执行者,法律的温暖也需要自己去传递。

为此,李勇团队通过“背对背”与“面对面”调解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开展调解工作。在分别与四位当事人电话沟通后,又多次前往他们的住处,通过聊家常来拉近距离,同时向他们释法明理。在集中调解中,李勇耐心地给几位当事人解释,兄弟姐妹本是同根生,从小一起长大,是亲人,成家以后,依然是亲戚。家里老人不在了,兄弟姐妹就是最亲的人,也是彼此最大的靠山。在李勇的耐心疏导下,几位当事人最终同意了法院的调解方案,张老三也当场履行了调解协议。走出调解室的大门,张老三紧紧握住李勇的手,“李法官,之前对不住了,这次谢谢你们了,我们会好好相处下去的。” 

一个小小的案件,包含着几代人的恩怨纠葛,折射了民生百态;一个小小的坚持,可以化干戈为玉帛,让亲情再次绽放。李勇用他的坚持和执着深深诠释了法院人的信仰,以坚定热忱的司法信念,守护一座座充满绿意和温暖的港湾。


 
责任编辑:长宁县法院